李居明将为你介绍如下内容:

白事红包一般给多少?

葬礼也有随礼的习俗。与红包不同的是,葬礼随礼的是白包。白事包一般不具名和致辞,把红包送给相关司礼人员即可。

丧事送白包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亲人去世后,主人家一般都会派专人去给亲友报丧,白事红包一般就是在使者报丧的时候送出去。

对于一些亲友去世,有的人可能由于关系比较特殊,还要给逝者送花圈或是挽联,一般也是交代主人家代办了,在使者报丧的时候一并把这个代办款交给使者,注意要交代清楚代物款和红包数目,避免使者弄混出丑。

随礼原则:

一、根据民间说法单数比较好(比如100、300、500、700、900等等),避免偶数是因为“双”与“伤”是谐音,有“伤心”的意思。当然,有些地方可能并无此忌讳,所以也不完全局限于此。

二、尾数加1(如101、301),一方面寓意依依不舍的意思,表达对逝者的悼念之情。另一方面因为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亲友参加丧礼都会收到由亡者家属送出、内含一元硬币及糖果的吉仪。

一旦亲友送出的帛金是整数,扣除吉仪内的一元,尾数便为九,导致丧事“长长久久”不吉利之意。因此,便要特别在帛金内加入一元,以便扣除吉仪内的一元后,不会以九字作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葬礼

白事随礼200还是300

白事随礼多少都是心意,但单数比较好。

白事随礼份子钱的金额通常为单数,这与生活中的好事成双恰恰相反。据说在阴间单数被称为吉利的数字,所以老人去世后,不仅穿的寿衣数量为单数,亲戚们随份子钱的金额也要是单数。所以给单数的,其实随多少都一样的,不过是对死者一种哀吊,尽自己的一点心意。

微信转账哀悼可以写:逝者已逝,生者奋发;节哀顺变,不要太伤心了,注意身体;惊悉噩耗,不胜悲痛,逝者安息,请节哀顺变;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亲人一直都会在你身边,只是你看不到他了;逝者来已走,在者节哀;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要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随礼的习俗

随礼也称随份子、凑份子,婚姻礼俗,馈赠风俗。送礼时,集体合伙,分摊钱财。是在男女结婚前,亲友们按约定的数额出钱,集中之后做贺礼,交付将要结婚的男女。旧时随礼只限于男家的亲友,现代女家的亲友也从此俗。

农村随份子习俗,最后在保留着最多传统结婚礼俗的农村地区,这里的送礼风就更有一番特色。村里的小伙娶亲了,可能邀请全村的每户都派一个代表来吃流水席,全村人借此机会热闹一下,按照城里的话来说,有点像个农村版的“Party”。

所以很多人就谈不上给红包了,就算给,给少的不嫌少,给多也不算多,不过淳朴的乡亲们大多会送来一些自制的礼品,比如腊肉、自家酿的酒等,大家借新人的好事,同乐一番。

你们老家农村遇上红白喜事,随礼一般是多少钱?

对于“红白喜事”随礼来说,一般是按照家庭的实际情况来考量,按照重庆的标准来讲,随着物价不断的上涨,从以前的50元到现在的300元,越是关系亲近的人随礼的金额就越高,但是这也只是一种“风俗”,并不一定非要按照这种方式来随礼。

因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想要与大家分享:

一、量力而行

虽然红白喜事都要随礼,但是没有必要为了“随礼”而“随礼”,尤其是很久不联系的人,一旦联系就是为了随礼,那么还不如不联系。毕竟现在的这个社会特别的现实,钱能够办理任何的事情,没有钱什么都没有用,所以在我们随礼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打脸充胖子”,否则最终吃亏的是自己。

二、钱的多与少

在我们随礼的时候可以去翻一翻账本,看一看之前别人送的是多少,然后结合着对方办事的多与少来选择送多少,因为有的家庭不喜欢办事,除非是迫不得已的时候,比如说结婚、白事这两件事情,所以随礼也是一门学问,多与少取决于关系和别人随礼的金额。

三、不随礼

其实随礼不一定非要随钱,我们也可以给对方买一份小礼物,不用太过于贵重,让对方感觉到有压力,而是适合就行,这样别人在回礼的时候才不会去纠结价格。就像是我的小伙伴一样,虽然她今年结婚,但是我并没有去纠结给她随多少的礼,而是买了一份有纪念价值的礼物能够一直存放,这样每当朋友看到礼物的时候,还能够回想起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

随礼最主要的是心意,而不是钱的多与少,只要我们能够参与到这份快乐就足够了,其他的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亲人去世一般随多少礼

亲人去世一般随多少礼

亲人去世一般随多少礼,在生活中生老病死是常态,但是因为我们本身对死亡的种种不可知,人们总是寄回“死”字。现在有亲人逝世我们反而最关心的是需要随多少礼,来看看亲人去世一般随多少礼吧。

亲人去世一般随多少礼1

600——2000元。

生老病死是谁也不可避免的。但因为死亡的种种不可知,人们总是回避,对死亡的说法也尽量避开“死“字。虽然古籍中用不同说法将人的死亡分了等级:“天子死曰崩,诸侯曰甍,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但庶民百姓也讳言死,所以又把“死”说成卒、没、下世、谢世、逝世、老了、走了等。

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德之本。

自古以来,将对父母“生养死葬”的态度,视为衡量“孝”的普遍标准。如果说平时对父母的赡养主要是在自己家中进行,还不是太为外人所了解的话;那么,父母去世后的丧葬仪式因为要公开诸于外,所以古人特别重视这死、葬的环节。

随着丧葬仪式的传承,也就形成了严格的丧葬文化,各地习俗虽有不同,但丧葬仪式中的还是有很多共同的禁忌,违反则视为对逝者不敬,并可能会触怒神灵。

一、忌讳去世时候身边无亲人

旧时人们很重视传宗接代,认为老人去世的时候,必须有后辈儿孙在场,以便老人走得时候有人送,不孤单;老人在阴间也不用总是牵挂,灵魂可得安宁。

如果老人是在所有亲人在场的情况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气。相传白族认为老人死在儿孙怀里,是儿孙在报答养育之恩,俗称“接气”。

二、忌讳让死者光身而去

北方很多地方都讲究,在死者断气前就要穿好殓衣,不能让死者光着身子而去。

所以旧时,老人们在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儿孙们往往就要在闰月年为其准备寿衣,让老人们看着放心。

寿衣的件数、质地是很有讲究的。件数要单数,诸如五、七、九件不等,忌双数,怕凶祸再次降临;材质上则忌用缎子,因“缎子”和“断子”谐音,而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音同,寓意福佑后代多子多孙;寿衣还不能用皮毛制作,怕来世转为兽类。

三、入殓时候的忌讳

逝者入殓的时候有很多忌讳。

1、入殓的时候忌讳泪洒尸身

在入殓的时候,亲人们要暂时忍住悲伤,控制住眼泪,以免泪洒尸身。

2、入殓前后忌讳猫、狗接近尸体,认为会引起死者骤然挺立或成僵尸。

3、棺材忌讳用柳木

棺木以松柏材料为佳,禁用柳木。因为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恐会绝后。

四、报丧的禁忌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白布、白纸,让人们都知道家中有人去世,并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

父母去世,确定了葬礼的日期后,孝子要去亲戚家报丧。报丧时讲究孝子未进屋,先跪在室外行礼,向亲戚报告父母去世的消息以及葬礼的时间。

五、葬礼日期、墓地的选择

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是不会一下子走远的,死亡会涉及很多事项,所以古人尤其重视葬礼日期的选择,以免引发系列的不幸。

而墓地的选择自古以来都十分讲究。俗以为墓地好坏直接关系后代的贫富吉凶。旧时,关于墓地的选择禁忌,民间有十不葬歌谣: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冈撩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

因此,要请专业人士选择葬礼的日期、好风水的墓地。

六、下葬后的`禁忌

逝者下葬之后,送葬的人要绕墓三周,在回家途中则忌回头观看,以免逝者的鬼魂跟随活人回家。

七、服丧期间忌讳走亲访友

子女服孝期间不走亲戚,不访友,不集会,不拜年,尤其不能到病人家去,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幸。俗语有“身穿热孝,不登邻宅。”

八、守孝期间,子女忌穿色彩鲜艳衣服

父母去世后,子女要为父母守孝,古时候一般要守孝三年。现代时间缩短,但也不宜少于一年。守孝期间,子女忌讳穿色彩鲜艳的衣服,浓妆艳抹,饮酒作乐。

亲人去世一般随多少礼2

丧事份子钱一般给多少 给多少才合理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一点是喜事那种才能叫份子钱,丧事那种叫帛金。

旧时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最开始,是因为,家里有事,如红白喜事,但是,因为没有那么多存款,喜事办不下来,来的亲戚朋友,你出一点,他出一点,凑齐了,把喜事办了。

以前遇到亲戚朋友有人过世通常都是带一些金银纸钱之类过去祭拜后烧给往生者,到现在为了方便基本都是包成帛金给逝者亲属让他们自行安排。至于一般帛金给多少是取决于很多因素的。

死者关系远近:与死者关系的远近,直接影响着白事给多少钱。通常情况下,直系亲属随的份子钱应该是最多的,金额多数为500元或1000元。非直系亲属随的份子钱,相对较少,金额多数为100元或300元。前来帮忙的村民,通常是不随份子钱的,但也要有所表示,多数在出殡日随一份黄烧纸,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

经济发展水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白事份子钱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中东部地区),份子钱金额相应会高些;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中西部地区),份子钱金额相应会低些。部分地区吊唁去世的亲人,有不随份子钱只送黄烧纸的习俗(家属有三年不买黄烧纸的习俗),也即出殡日送的黄烧纸,足够家属烧三年用。

与丧主关系远近:上文我们提到,白事给多少钱合适?要根据与死者关系而定。同样丧主的为人处世,也决定着份子钱金额的高低。现在的人情世故,多数呈这样的趋势,小时候收到份子钱,看长辈;老了收到份子钱,看儿辈。也即子女在社会或当地影响力,也是间接影响份子钱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说与丧主关系的远近,是白事给多少钱合适的关键因素,跟子女关系好,多给多少都无所谓,跟子女关系不好,多给一分都觉得心碎。

白事随礼随多少?

你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这种人情世故,结婚嫁娶,生老病死红白喜事。白事随多少礼钱,地方不同风俗不同,礼金也是不一样的。

以我们西安为例。

一、丧事礼金随礼原则

原则一、根据民间说法单数比较好(比如100、300、500、700、900等zhi等)当然,有些地方可能并无此忌讳,所以dao也不完全局限于此。

原则二、尾数加1(如101、301)寓意依依不舍的意思,表达对逝者的悼念之情

原则三、钱不再多,根据双方的关系和自身的经济情况来定。一般几百元就足矣。

二、丧事礼金如何封包

一般是用素色纸、白纸来封包,常用的是白色信封。

再者是,白包封面可写上“奠仪”二字。

当然,这习俗已流传多年,想要改变这种风俗是难如登天的,但是国人好面子的奢侈之风还是应当抑制的,丧事礼金的多少应依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参加白事有什么注意事项。

1.亲友前往吊唁时,一般都要携带礼品或礼金。礼金用黄色、蓝色签封好,在正中的蓝签上写上"折祭×元"。"奠敬×元"的字样。礼品有匾额、挽联、挽幛、香烛、纸钱等。

2.参加葬礼,一定要尽量穿深色的衣服,最好是黑色的。如果实在没有的话,也不能穿得花花绿绿的去,毕竟这是在办丧事,而不是在办喜事,在穿着方面可一定要着调。

3.在参加葬礼的过程中,一定要严肃、庄重,让自己看起来是一种悲戚的自然的真情流露,而不是跟身边的人笑嘻嘻的,打打闹闹,也不能对死者不敬,避免造成公愤。

去参加白事应该给多少钱啊?

与死者关系的远近,直接影响着白事给多少钱。

通常情况下,直系亲属随的份子钱应该是最多的,金额多数为500元或1000元。非直系亲属随的份子钱,相对较少,金额多数为100元或300元。前来帮忙的村民,通常是不随份子钱的,但也要有所表示,多数在出殡日随一份黄烧纸,以表示对死者的悼念。

注意事项:

衣着 : 男女均应穿黑、蓝等深色服装,男士可内穿白色或暗色衬衣,女士不应涂抹口红,不戴鲜艳的围巾,尽量避免佩戴饰物,如需要可考虑白珍珠或素色饰品,避免佩戴黄金。

言语: 丧事时忌讳使用“死”、“惨”等使人联想到不幸的词汇。作为慰问语一般可以说,“这次事情真令我悲痛,请节哀顺便。”“这次事情太突然了,衷心表示哀悼,请保重身体。”而且不要大声哭喊或凭吊太长时间,容易引起家属的悲伤情绪。那就难得停下来了。

举止:葬礼会场是肃穆的,吊唁者言辞应收敛,高谈阔论、嬉笑打闹都是对亡者及家属的不敬,说话压低声音,举止轻缓稳重,才能显出您的诚意和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