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居明将为你介绍如下内容:

晁姓怎么读?

晁字姓读(cháo)

晁,姓氏名。另外,有早晨的意思;字从日从兆,兆亦声。“兆”义为 “远”、“遥远”。

中文名

拼音

cháo[2]

部首

日[2]

五笔

jiqb|jqiu[2]

仓颉

almo[2]

晁,姓氏怎么读

读:cháo

一、晁的释义:

姓。

二、晁的组词(只有3个):

晁董 、诛晁错 、晁补之

三、晁的笔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相关组词(只有3个):

1、晁董[cháo dǒng]

汉 代 晁错 和 董仲舒 的并称。

2、诛晁错[zhū cháo cuò]

汉景帝 时,鼂错 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请削诸侯之地,于是 吴 楚 七国以诛 鼂错 为名反叛。

3、晁补之[cháo bǔ zhī]

(1053-1110)北宋文学家。字无咎,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元丰年间进士。历任著作佐郎、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编》。

百家姓《晁(cháo)》姓起源

373 晁(cháo)

373 晁(cháo)

【寻根溯源】

晁姓源自姬姓。晁字,在古代又写为“鼌”,也就是朝朝暮暮的“朝”。周代景王之子王子朝,朝的后代以祖字为姓,称朝氏,也就是晁氏。春秋时卫国公族有大夫史鼌,其后代也以祖字为氏,称鼌氏,也就是晁氏。

【变迁分布】

早期居住在河南、陕西一代。汉唐时期,在陕西形成集聚区,并远播辽宁东部,以京兆郡(今陕西西安)为郡望。宋代以来,在河南、山东有较多分布。

【名人荟萃】

晁错:汉文帝与汉景帝时着名的政治家。晁错年轻时学法家学说,而后又被选拔去读《尚书》,可以说是学贯儒法。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汉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御史大夫(副丞相)。曾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吴、楚等七国叛乱时,他被景帝错杀。

晁迥:宋朝文官。晁说之的高祖父,当工部尚书的高官时,他儿子举为进士,和父亲同朝执事。而随后晁迥的五个孙子,都为进士,当时人都赞叹不已。而且晁家的族中人,也有许多为进士的,又或者以文才出名的,或在当官的,那时人们夸张说:“晁半朝”,形容朝廷中似乎一半是晁家人。

晁补之:宋代文士。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元祐初为大学正,后以礼部郎中出知和中府,自号归来子。善做文章,才气飘逸,好学且不知疲倦,擅长于书画,他的字体深得当时的人的好评。与秦观、黄庭坚、张来等人称为苏门四学士,为苏轼所称道。

晁说之:宋代制墨名家,经学家。他博通五经,尤精于《易》学,同时又是一位富有创作的作家、画家,与苏轼、黄庭坚等苏门文人、江西诗派作家有着广泛的师友关系。由于元符上书入党籍,其仕途极其坎坷,长期沉沦下僚。他的一生经历了仁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高宗六朝,是一位身入南宋的“元祐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