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居明将为你介绍如下内容:

端午门口放艾草有什么讲究

端午门口放艾草讲究如下:

1、插艾草的时间有讲究

不管是买回家的艾草,还是从地里刚采摘下来的。一定要记得在9点之前插上,这样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带来的福运会更好。

2、一定要记得用红绳系上艾草

在北方,不管是过年还是家里有喜事,习惯地在家里弄几张红色的贴纸或者是红色的细绳。艾草也是一样,提前用红绳把艾草捆绑起来。这样看上去效果更好一些。而且更顺眼。

3、插艾草的数量有讲究

在北方,门前插艾草的话,一般都是放2、4、6、8。一定要是双数,单数不仅看着不好看,而且驱蚊效果也比较差。

4、干枯的艾草不要插

端午节门前插艾草,一定要记得插新鲜的艾草,新鲜的艾草,它里面含有的挥发油才更加香浓,如果艾草已经蔫了,就不适合端午节门前插。有条件的朋友,可别忘了采摘一些新鲜的艾草。

5、悬挂艾草

不是简单把它悬挂起来这么简单,讲究的是“挂长不挂短,挂倒不挂顺”,说的就是所悬挂的艾草,建议要长一些为宜,而且在挂艾草的时候,记得要把它倒着悬挂为宜,而不是把它正着悬挂。

如果是悬挂在大门口,只是挂一把艾草,那就是悬挂在大门的右边为宜,如果是悬挂两把,那就是左右各一把。而至于悬挂在窗户边的艾草,则是悬挂在左边。

五月当午门口绑艾是什么意思?

五月当午就是端午节,门口绑艾用以辟邪驱灾,祈求百福。

1、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2、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3、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扩展资料:

1、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杀虫防治病虫害的农药。端午期间,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

2、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故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其实,真正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作用的,还是两草的香气。

3、中国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悬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端午习俗

端午节门前挂什么

端午节门前要挂艾草、菖蒲、石榴花、葛藤、蛋袋等。在古代民间流传,农历五月昼长夜短、阳盛阴衰,且常年多发疾疫,是一个“有毒”的月份。五月初五,是毒月中的毒日,称为“端午”,因此古人通常会挂植物或者物件在门口当辟邪之物来除恶气。

端午节门前挂什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不过古人认为“五月”是阴盛阳衰之月,五月初五,是毒月中的毒日。

既然五月是恶五月,怎么才能“避恶”?古人通常利用辟邪之物来除恶气。国内许多地方都五月端午避灾害去瘟神的风俗,《晋县志》:“五月‘端阳节’,人各戴艾叶,食角黍,馈乡邻以敦和睦,祭瘟神防疫。”《固阳县志》:“五月五日,门口插艾枝、贴五雷符,以避灾害。”

端午节门口挂什么

端午节门口挂艾叶、菖蒲、葫芦。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插艾和菖蒲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家家都要在这天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在一些地区有在五月初一将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用红线捆绑之后悬于门上,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端午节门口挂什么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例如,挂艾草于门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这天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