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军事历史《于谦朱祁钰穿越明朝小说》,是作者“小迅爱吃肉”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朱祁钰于谦,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于谦,于少保,土木堡之变以后力挽狂澜,为大明强行续命一百年的人。前世,朱祁钰看这段历史的时候,对这位挽救大明的忠臣可是十分的佩服。不仅统筹指挥打赢赌国运的北京保卫战,后续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是鞠躬尽瘁。于少保为人清正廉洁,整肃朝纲,公正执法,为民做主,惩治奸恶,治理水患,可谓是一等一的好官...

于谦朱祁钰穿越明朝小说

在线试读


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内,于谦穿着一身蓝衣官袍站在殿中央,表情十分坚定。

朱祁钰见状坐直了身子,带着些许激动的心情,看向面前这道身影。

于谦,于少保,土木堡之变以后力挽狂澜,为大明强行续命一百年的人。

前世,朱祁钰看这段历史的时候,对这位挽救大明的忠臣可是十分的佩服。

不仅统筹指挥打赢赌国运的北京保卫战,后续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是鞠躬尽瘁。

于少保为人清正廉洁,整肃朝纲,公正执法,为民做主,惩治奸恶,治理水患,可谓是一等一的好官。

但他的下场却极其悲凉,被徐有贞以“意欲为”的罪名诬陷,然后被朱祁镇处以凌迟。

所谓的“意欲”,就是某人想要做某事,但并未付诸实际行动。

徐有贞诬陷于谦想要迎立襄王朱瞻墡为帝,有意谋反篡位。

其实,这纯属是无稽之谈,毕竟于谦要真想立朱瞻墡为帝,那夺门之变绝对不可能成功。

毕竟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时,身边仅有1000人,而于谦手握重组起来的十团营,完全有能力阻止这场阴谋。

跟南宋的岳少保十分相似,于少保同样死于一个极为荒唐的理由之下。

于谦出班站定,俯身奏道:“京师乃国本,皇陵、宗庙、社稷都在京师,一动大事去矣。”

“一旦退往江南,江北之地数千万的百姓尽成奴隶,宋朝南迁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南迁是亡国之论,言南迁者,可斩也!”

说这番话时,于谦浑身正气,神情坚定地对着大殿内的朱祁钰和大臣们大声劝说着。

此话一出,立刻引来一批大臣拥护,朝堂分成两派,围绕是战还是迁,展开了一场纷争。

眼看着两边争论得差不多,朱祁钰豁然起身,对着众臣说道:“够了!”

“这里是朝会,不是街边菜市口,看看你们都成什么样,一点做臣子的礼仪都没有。”

朱祁钰的声音并不大,但配合着残缺版祖龙的威严,瞬间便镇住下方混乱的场面。

听到朱祁钰的斥责,大臣们一个个都躬身行礼,并在通政司官员的引导下,重新整合成两班队伍。

大臣们暗自心惊,他们本以为朱祁钰只是个软弱的闲散王爷,没想到眼前这位郕王殿下的气势这么足。

尤其是像胡濙、于谦这样的老臣,他们仿佛看到些许比朱棣还要有压迫感的气势。

当然了,朱祁钰这股气势很微弱,跟朱棣还没法比,但这也足够令他们感到震惊。

看到下方低着头的群臣,朱祁钰沉声说道:“于侍郎说得对,京师乃国本,不可妄动。”

虽然朱祁钰只是监国,但他的话某种程度上也能代表皇室,这是给这件事定了性。

见此情形,吏部尚书王直出班表明态度,说道:“臣王直附议!”

“臣礼部尚书胡濙附议!”

“臣户部右侍郎陈循附议!”

“臣右都御史王文附议!”

随着王直这个吏部天官带头,一些有分量的大臣开始站队,初步敲定这件事。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随着成敬一声呐喊,朝会到此结束,接下来就是更为重要的廷议。

与朝会多达上百位官员出席不同,廷议属于是开小会,参与者都是有分量的重臣。

一般是六部尚书、内阁大臣,以及某些重要臣子才能参与,很多重大决策也会在廷议商量和决策。

文华殿。

朱祁钰坐在龙椅左侧的一个靠椅上,没多久就等到王直、于谦他们这些大臣的到来。

众人坐定,朱祁钰便对着于谦说道:“于侍郎,兵部尚书邝埜殉国,你接下他的担子,暂领京师防务。”

“臣领旨。”

于谦没有推辞,事实上也没时间给他推辞,大明现在可谓是岌岌可危。

虽然大明的底子还很厚,但也不是密不透风,稍有不慎还真会陷入到危险的境地。

朱祁钰刚穿越过来,前身也只是闲散王爷,对于兵力调配一概不知,只能先仰仗于谦。

再说了,朱祁钰如今暂任监国,即便想抓兵权,也会遭到后宫那位孙太后的阻扰。

还不如等后续被众臣推举为皇帝,再名正言顺地收拢兵权。

想到这,朱祁钰询问道:“于尚书,现在京师还有多少人能打?”

于谦一脸凝重,回道:“能战之兵不足两万,其中三大营仅剩的五千骑兵,除此以外都是些老弱残兵。”

听到这话,王直等其他官员倒吸一口凉气,他们都没料到京师已经空虚到这种地步。

朱祁钰却早有准备,他并没有惊慌,而是认真听取于谦接下来的汇报。

于谦继续说道:“殿下,勤王军不能擅动,否则会重蹈宋朝徽钦二帝的过错。”

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调动两百万勤王军,战斗结束这些军队都变成了流民乱匪。

王直叹了一口气,说道:“皇上亲征草原,仅筹备一个月,粮草被征调大半,怕是京师的粮食储备也不够了。”

除了兵力,王直又点出京师粮草不济的问题,这还真是祸不单行。

突然,朱祁钰察觉到不对,他连忙开口问道:“等会,皇上亲征草原,筹备了多久?”

胡濙拱手回道:“一个月,但确切来说,从下令到大军开拔,仅准备五天。”

朱祁钰闻言直接愣住,五天准备一场五十万规模大军的后勤,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哪怕是zy军援c,那也足足准备了18天,这都算是接近极限的艰难决策,你朱祁镇凭什么……

哇,不愧是大明战神,太逆天了!

朱祁钰稳住心神,说道:“眼下无兵可用,无粮可食,不能南迁,不能议和,这场仗不好打呀。”

听到这话,大臣们紧皱眉头思索,就连于谦都在苦思冥想。

眼看着现场陷入僵局,朱祁钰知道,此刻正是他展现自己的好机会。

于是乎,朱祁钰对着大臣们说道:“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我们可以调用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还有江北及京师诸府运粮军共二十万军队入京。”

“诸位,不知我这个办法如何?”

听到朱祁钰的话,众臣集体露出震惊的神色,他们惊讶于朱祁钰的战略眼光。

于谦更是兴奋地说道:“殿下,这方法可行性极高,实乃最佳方案!”

众臣纷纷点头认同,他们对朱祁钰另眼相看,仿佛重新认识这位被紧急推上去的监国王爷。

其实,这是于谦的应对方法,朱祁钰只是提前几天把它说出来而已。

说完,朱祁钰起身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拜托诸位各行其是,护我大明度过此次危机。”

众臣见状,俯身回道:“臣等领命!”

廷议结束,大臣们有序退出文华殿,他们脸上还留有震惊的神色,有的人还在偷偷看朱祁钰。

这些大臣心中有个小念头,如果眼前这位是皇帝的话,那土木堡之变或许不会发生?

小说《于谦朱祁钰穿越明朝小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