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战国:从长平之战开始成战神

精品军事历史《战国:从长平之战开始成战神》,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赵括田单,是作者大神“随云逸”出品的,简介如下:转过头,赵括带着五万多援军已经在赶赴长平战场的路上骑在白马之上的赵括,看着麾下冗长的队列,心中一片茫然,在家舍之中的种种谋算,在见到麾下大军的那一刻起,变得有些可笑而可悲这哪里是五万大军呐!分明就是一群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披上了陈旧的甲胄,换上并不算锋利的刀剑,仅仅稍稍训练了几日,便被硬生生派上了战场,就这歪七扭八的行军队列,当代大学生走过场似的军训都比他们严整显然,这几万大军根本是聊胜于无......

在线试读


“但当赵军先锋见到光狼城的壁垒之后,再愚蠢的将领也会知道自己被欺骗了,所以第一阶段,我军是否要轮流让出壁垒,不可有一处被赵军突进过多。从而慢慢地把赵军主力全部或大部诱至丹水西岸。”刚刚分析局势的裨将再度发言道。

“很有道理!”白起看了一眼这位裨将,小家伙有点东西。随即补充道:“但战场瞬息万变,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机会都放在对手的无能之上。”

“我们要做好,赵军及时醒悟,及时撤退的准备!”王龁见状也开始发言道:“也就是说,我们一面要尽量地吸引赵军,同时也要做好赵军撤退的准备。”

“这,不是又回去了吗?”

“吸引赵军就是让赵军不撤退啊!”

“既然能解决赵军撤退的问题何必让出东岸壁垒啊!”几员秦将有些不解。

一场军议,终于在白起和王龁的不断带动下,不再向着一言堂的军令偏去,而是像模像样地讨论了起来。

“让出壁垒、吸引赵军与赵军撤退并不矛盾。只要我们的佯败能够让赵军主将产生一时的疑惑,能够拖住赵军主力一至两天,那么我们的战术就是有效的!”白起向众将解释道:“而这一两日的时间,足够我军派出一支偏师,从秦川水溯河北上,穿插至百里石长城与韩王山之间构筑壁垒,切断赵军归路。”

“同时,只要一两日的时间,我军还可以另一偏师南向自泫氏悄悄西渡,切断大粮山与赵军主力的联系,从而斩断赵军补给线。”又一裨将补充说道。

白起颇有深意地又看了那裨将一眼,回答虽然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此将已经是第三次说中自己的想法了。

“然也,如此一来,即便赵军想要回师,一无归路,二无粮秣,非死而何?”王龁适时地总结道。

“将军,若是赵军全军压上,我军南北之偏师,不是徒劳无功吗?”另一位都尉质疑道。

“若是赵军全军压上,那真是求之不得。北路偏师,将立即挥师南下,直取韩王山大营,进而进驻丹水西岸壁垒,而南路偏师死守界牌领即可完成对赵军主力的包围。”不待白起回答,那裨将便已经脱口而出。

“对啊,这样一来,赵军西向、东向、南向都将完全陷入了我军的壁垒的包围之中,而北方多为群山,只需少量步兵驻守,赵军主力突围更加难了!”众将附和道。

其实,白起的这个困阵并不是十全十美的。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若是赵军不全军渡河,那么自己北路的偏师势必要遭受赵军主力以及来自百里石长城防线的赵军的两面夹击,尽管自己会立即派出援军。但能否坚持到自己的援军抵达,其实白起也没有定数。

当然,白起也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将赵军主力吸引到西岸上来,毕竟面对着即将陷落的壁垒,漫天的功勋,没有人能够顶住这样的诱惑吧!

就算是廉颇,恐怕也顶不过底下的群情激奋吧!更何况如今廉颇已经被替换了,甚至此时已经都抵达故关了。

“诸君可还有疑问?”白起环视着诸秦将。

众将闻言,相顾无言。

随即,白起踱回了大案之后,众将也纷纷归位。

“传令!”白起气沉丹田缓缓说道。

“在!”众将齐齐应诺道。

“将军王骑。”白起从案头拿下一枚军令签,点将道。

小说《战国:从长平之战开始成战神》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