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全文

《我只想做大明逍遥王》中的人物设定很饱满,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现的价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引出了朱栽圳的故事,看点十足。《我只想做大明逍遥王》这本连载中我只想做大明逍遥王,朱栽圳,历史古代,历史,穿越,明朝小说目前更新到了最新章节第603章 大结局,已经写了130.0万字,喜欢看历史古代、历史、穿越、明朝 而且是穿越、历史、大佬小说的书友可以试试。

我只想做大明逍遥王

作品介绍

《我只想做大明逍遥王》小说是网络作者俺叫刘可乐的倾心力作,主角是朱栽圳。主要讲述了:杨博接话:“王爷说的是朝廷的官员分为三种会做事也会做官的,不会做事只会做官的,只会做事不会做官的”朱栽圳笑道:“你杨老部堂属于第一种唐顺之属于第三种对吧”杨博拱手:“王爷过誉了”转头他吩咐一名亲兵百户:“去职方司,把唐顺之叫到这里来”朱栽圳却一挥手:“且慢!”魏谦吉松了一口气:“王爷改主意了?”朱栽圳没有搭理魏谦吉他对杨博说:“我今日来兵部,是来请神的!唐顺之就是那尊大神!既然要...

书友评价

对人物的刻画基本没有,对剧情的把握还不错。

所有说这本写的好的都去看看我的祖父朱元璋!

作者的三观还是挺正的,是正能量的中国人。

热门章节

第354章 夭寿啦!海瑞竟然

第355章 远德二年,正月初一

第356章 伊凡雷帝

第357章 沈一贯

第358章 李妃的挑唆

作品试读


朱栽圳心中惊讶:胡宗宪竟毫不避讳的说出了卖官鬻爵的实事和目的。

果然,史书中记载的没错。胡宗宪在杭州颇有贪名,当巡抚时绰号“银山巡抚”。当总督时绰号“银山总督”。不过他贪来的银子,绝大部分用在了抗倭大业上。

至于卖官鬻爵,胡宗宪还算是有底限的,只卖副堂官和闲散官。

朱栽圳道:“汝贞兄,你有难处,我能理解。二十万两就二十万两吧。差出来的八十万两,容我再想想办法就是了。”

说完朱栽圳拿出了一个匣子,里面装着严嵩给他的二百万两银票,还有一百万贯宝钞。

朱栽圳将匣子交给了王国光:“汝观兄(王国光字汝观)。这些是咱们的全部家当了,都交给你保管。”

朱栽圳已将大明第一经济学家王国光视为了财政大管家。

王国光清点了银票,忽然说了声:“怎么还有一百万贯宝钞。”

朱栽圳随口说:“哦,那是父皇历年赏赐给我的。我觉得聊胜于无,就一并带来东南了。”

宝钞是明朝的纸币。洪武年间朝廷发行宝钞。规定一贯宝钞可以兑换一千文铜钱、一两银子。

可是,太祖爷毕竟是游方僧出身,不懂最基本的货币规律。发行宝钞竟没有准备金,滥印滥发。

其结果必然是宝钞一贬再贬。

官价一贯宝钞换一两银子,两百年没变。可是市价方面,洪武二十六年,一贯宝钞只能兑换一百六十文铜钱。宣德十年,直接贬值到了一贯宝钞兑换一文铜钱。

到了本朝,一贯宝钞的价值等同于一张擦屁股的废纸。

宝钞只能用于礼节性的赏赐,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皇帝赐予皇子的宝钞,都是大额的,一般是十万贯起,一百万贯封顶。这有旧例可循。燕王朱棣北伐取得大捷,太祖爷就让户部印了一张一百万贯的宝钞赏赐给他。

王国光随手将十张宝钞递还给朱栽圳:“王爷,您还是留着吧。一来这是皇上的赏赐,有纪念意义。二来嘛,拿到世面上去,恐怕连一百两银子都兑不出来。”

王国光的话提醒了朱栽圳。朱栽圳道:“且慢,汝观,你说市面上连一百两银子都兑不出来,那官价呢?”

王国光道:“官价一贯兑一两,这是祖制啊。不过宝钞已经贬值成这样了,没人会去较这个真。”

朱栽圳一拍桌子:“汝观兄、汝贞兄,差的那八十万两军费有着落了!”

王国光和胡宗宪对视了一眼。王国光问:“敢问王爷,着落在何处?”

朱栽圳微微一笑:“什么事就怕较真!我景川王最爱较真!我问你们,赵贞吉私下做的是什么生意?”

胡宗宪脱口而出:“钱庄生意。”

朱栽圳扬了扬手中的十张宝钞:“他赵贞吉不是天天标榜自己是维护祖制的大忠臣嘛?好!明日咱们就去他的钱庄兑银子!用祖制规定的官价兑!”

胡宗宪恍然大悟:“王爷是打算用宝钞洗劫赵贞吉的钱庄?”

朱栽圳道:“没错!我也不是不给他留余地。只兑他一百万两——不到他两年的利钱。

呵,他既然给我两个下马威,我也不能惯着他。不然他恐怕会忘了南直隶到底是姓朱还是姓赵!”

胡宗宪竖起了大拇指:“还是王爷有办法!”

朱栽圳开了句玩笑:“这回咱们真真切切让他赵贞吉的兜儿,比朝鱼羊美女的脸还干净!哈哈。”

小说《我只想做大明逍遥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